根据中国科协关于开展第六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推荐评选工作的通知(科协发组字〔2014〕23号)的要求,中国水产学会,积极开展评选推荐工作。
经过学会秘书处形式审查、初选、专家委员会评审及常务理事会差额投票评选,学会拟推荐中国海洋大学包振民教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所郭焱研究员、大连汇新钛设备开发有限公司孙建明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等3人作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候选人。
根据候选人推荐程序的要求,现将3位候选人的基本情况和主要工作业绩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凡对公示有异议者,请于公告之日起10日内提出。提出异议的单位和个人应当表明真实身份,并提供相应客观的证明材料。并于2014年10月15日前发送至中国水产学会(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邮编:100122,联系人:雷建维,电话/传真:010-59199610,电子信箱:kepuchu@csfish.org.cn)。
中国水产学会
2014年9月28日
附 候选人简介
一、包振民 中国海洋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导、院长,中国水产学会生物技术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水产学会海水养殖分会委员。
包振民教授长期从事海洋生物技术和遗传育种学教学和科研工作,在扇贝的遗传学和育种技术研究领域取得系列成果。建立了国际上第一个贝类BLUP育种技术体系和首个全基因选择育种技术平台;完成了虾夷扇贝和栉孔扇贝的全基因组框架图,构建了扇贝类SNP标记高精度遗传图谱,开发了国际领先的非模式生物高通量、低成本全基因组SNP筛查和分型技术,以及全基因组选择育种核心技术,奠定了扇贝分子育种的基础,确立了我国贝类育种学在国际上的领先地位。
建立了扇贝育种体系,2006年育成首个扇贝新品种“蓬莱红”,为我国海水养殖动物育种的历史性突破;2009年育成高产抗逆、富含类胡萝卜素的扇贝新品种“海大金贝”;2013年育成“蓬莱红2号”扇贝新品种。系列新品种成功推广数百万亩,创产值500余亿元,良种良法效益显著,2008年“栉孔扇贝健康苗种培育体系建立和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1位)。研究成果引领了水产育种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海洋水产种业的兴起。
“十一五”以来主持和承担了20余项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国家支撑计划、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重大、重点等课题,为十二五“863”计划现代农业领域“海水养殖种子工程”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担任国家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贝类育种功能实验室主任等,组织协调了我国海洋良种工程的研发和种业建设。发表论文186篇(其中SCI收录110篇);获专利21项,其中国际专利1项;获各级奖励11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第1位,第4位),省部级一等奖4项(第1位3项)。
二、郭焱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所所长,推广研究员,中国水产学会资深会员。
郭焱研究员自1980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新疆从事渔业资源调查、冷水性鱼类增养殖、水域生态保护和濒危鱼类救护等研究工作,先后参加与主持科研项目十余项,获农业部农牧渔业丰收奖1等奖1项,2等奖1项,3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等奖7项,与他人合著专著7部,参加编著3部,发表论文百余篇,2005年获自治区优秀专业技术工作者称号(一等奖),2007年获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2011年被自治区科协评为自治区优秀科技工作者。由于所从事的专业特性,郭焱同志几乎跑遍了新疆的天然水域,工作中不怕吃苦,认真负责,兢兢业业,并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作风。
(一)参加和负责了农业部“新疆艾比湖卤虫资源调查及开发利用研究”和“中国西北部盐湖卤虫资源调查及开发利用研究”项目,为我国卤虫卵产业的发展和水产育苗的规模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主持了农业部“伊犁河鱼类资源调查及开发利用研究”、自治区科技厅“额尔齐斯河鱼类资源调查”、“博斯腾湖渔业资源调查及开发利用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新疆塔里木河水系裂腹鱼类资源现状研究”等项目,为新疆渔业的发展规划,可持续发展,生态保护和应用开发提供了科学翔实的素材,为新疆渔业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具体负责实施了“新疆天然水域池沼公鱼的引种移植技术研究”和“赛里木湖引种移植高白鲑、凹目白鲑及人工繁殖技术研究”等项目,推动了新疆冷水性鱼类增养殖发展并实现了产业化,开创了我国在大型冷水性水域进行高白鲑等冷水性鱼类增养殖的先河,为我国其他省份开展冷水性鱼类增养殖起到了示范作用。
(四)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扁吻鱼保护生态学研究”等项目,开展了国家Ⅰ级水生野生保护动物—扁吻鱼的救护与人工繁育等保护研究,经过十年的坚持,突破了驯养及全人工繁育等关键技术难点,使得这一珍贵物种免遭灭绝,同时还开展了其他保护鱼类的人工繁殖研究,并获得成功,每年向原栖息水域放流数十万尾鱼苗,为新疆天然水域生态保护和濒危鱼类的救护奠定了理论与实践基础。
(五)自2000年到今组织完成了几十项涉及新疆水利水电工程的水生态环境评价专题研究工作,这些专题研究的完成,有力的支持自治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进度,同时也形成了我区渔业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水生态研究评价,影响措施方案内容建议,水生生物的监测,保护鱼类的繁育及放流等系统工程,开创了自治区水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篇章。
三、孙建明 大连汇新钛设备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水产学会理事。
孙建明从事水产养殖科研工作32年,是一位优秀的创新型科技工作者,荣获辽宁省《第三批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才,大连市优秀专家、大连市创新企业家称号,享受大连市政府特殊津贴,被聘为中国水产学会、中国海洋环境学会、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理事,大连海洋大学硕士生导师,全国水产学科科学传播专家,大连市水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联合会水产科技领域特聘专家。
近年来取得科研成果28项,在工厂化养殖工艺、设备研发和制造方面处于国内领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他作为负责人研发的项目成果经专家鉴定“在利用光生物反应器规模化生产,连续加热(能量回收)灭菌装置,气浮式泡沫浓缩装置收集微藻和塑料薄膜与硬质塑料底座相结合式光生物反应器研制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循环水工厂化养鱼工艺及污水资源化利用、水驱式微滤机、抽屉式生物滤器、氧/水混合溶解机和TiO2紫外复合消毒机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其中变流式循环水养殖技术、抽屉式生物滤器、利用水产养殖污物发酵技术生产海参饲料添加剂、采用光生物反应器工厂化培养微藻净化养鱼水中氮磷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填补了国内空白。在工厂化养殖方面主要贡献:
(一)首创国内设施渔业方面的“省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建立了一座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辽宁省清洁养殖示范区”。
(二)创建了新型循环水养殖生产工艺,循环水利用率90%以上,节能50%-70%。使养殖生产可控、稳定、高效(单产100kg/m3以上)、节能减排和健康养殖。
(三)创建了以“生态习性”为基础的专业化养殖理论和模式,替代传统以品种分类的养殖模式。
(四)研发了专业化养殖设备和循环水处理设备二十余种,产品形成系列化。
(五)技术转化与推广成绩显著。创新产品开创了工业化养殖成套设备出口先河,先后出口瑞典、加拿大、美国、韩国、菲律宾、尼日利亚、埃及、马来西亚、朝鲜等国。近五年以来推广总额达8300万元,产品遍及国内27个省市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生产企业,形成25万平方米以上养殖规模,带动渔民创收3.4亿元,促进了我国水产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六)近五年,发表论文10篇,获授权专利25项(发明专利13项),在审发明专利2项。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科研项目14项,其中国家科技部项目6项、省级项目2项。获海洋工程科学技术一等奖(第一名)、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二名)、海洋科技创新成果二等奖(第一名、第二名各一项)、大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名)、市优秀发明常新项目奖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