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科学普及
  3. 科普作品
  4. 正文
在海洋中“放牧”(下)——用技术点亮海洋牧场梦
2022-08-22 10:25:04 中科院中国科普博览

在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一个国家想在这场激烈的全球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充分把握自己的前途命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国的科技发展水平和科技竞争力。海洋牧场建设也不例外。

前两期和大家介绍了海洋牧场的基本情况和各国的建设情况,今天,我们聚焦国内,看看目前我国海洋牧场建设处于什么水平?特别是看看我国海洋牧场中取得了哪些科研进展~

突破海洋生物栖息地构造技术研究

海洋牧场生境构建是海洋牧场建设的首要环节。目前针对海洋牧场的生境营造,我国已建立了人工鱼礁材料筛选技术、礁体生物附着技术、抗滑移搞倾覆技术、礁体礁群配置组合技术、物理环境功能造成技术和礁型设计与结构优化工程技术。

建好的房子 图片来源:大连海洋牧场研究院

鱼儿们的美丽家园 图片来源:刘雅丹

再就是建好海中花园。针对海洋牧场的海藻场和海草床生境构造,我国已经研发了马尾藻、海萝、江蓠、龙须菜繁育技术、苗种附着技术、海藻最适增殖技术。

另外,针对红树林的研究也有很大的进展,研究确立了种红树林地址选择和树种的选择、引种、栽培等技术,并已经开始进行红树林湿地的修复。

更神奇的是,我国南海区从上个世纪70年代就开始对珊瑚进行全面研究,建立了典型热带珊瑚戚增殖修复技术、珊瑚自然移殖修复技术、珊瑚移殖固定技术、珊瑚人工繁育技术等。

海洋居民们的美丽家园 图片来源:刘雅丹

这些技术的突破,让我们不但可以在海里给鱼虾贝蟹们建造舒适、美观、材料适宜、坚固耐用的房子,还可以构造和谐“小区”,让不同品种的水生生物共同生活。

此外,还能给它们建花园,园中有绿色海藻、有多彩的水中花草、还可以把美丽的珊瑚移殖到我们的海中乐园,让它们兴旺茂盛。

水中绿色花园 图片来源:大连海洋牧场研究院

突破海洋牧场生物增殖技术

海洋增殖放流是海洋牧场建设中用于改善渔业水域生态环境、恢复渔业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促进渔业可持续的重要途径。

通过增殖放流,人工来补充这些生物资源到水里去,这样就增加了资源,改善了生物的种群结构,同时也能够维护生物的多样性。有些濒危的物种,我们通过增殖放流的方式可以增加它的数量,起到了对这些濒危物种的保护作用。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为了恢复天然水域渔业资源种群数量,我国首先在黄渤海水域开展了中国对虾增殖放流技术的研究,随后在沿海及内陆水域都开展了一定规模的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技术研究。

海洋牧场的入住居民 图片来源:大连海洋牧场研究院

海水增殖品种有中国对虾、长毛对虾、扇贝、梭子蟹、海蜇、海参等。这对鱼贝类资源的恢复起到了重要作用,而标志放流技术则是研究、评估增殖放流技术的重要手段。

目前我们已经研发出最适合放流的品种,以及它们放流的规格和技术,并研究出了这些放流鱼苗的培育、运输和增殖技术、标志技术。近年来,基于DNA序列分析的分子标记技术也已经广泛用于鱼虾们的增殖放流工作,并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海洋牧场的入住居民 图片来源:大连海洋大学

海洋牧场的入住居民 图片来源:大连海洋大学

海洋牧场的入住居民 图片来源:大连海洋牧场研究院

突破增殖物种驯化控制技术

海洋牧场增殖物种驯化控制技术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控制这些水生生物在牧场中生儿育女、茁壮成长、逃避敌人并获得丰富的食物。对放流到海洋牧场的增殖鱼虾们进行驯化控制,能大幅度提高放流生物的增殖和养护效果。

人工鱼礁集鱼 图片来源:南海水产研究所

音响驯化是目前正在研究的主要驯化手段之一。南海区放流物种行为控制技术主要是以音响结合饵料,研发出“声频-饵诱”的驯化控制技术,效果显著。

鱼类的音响驯化 图片来源:大连海洋牧场研究院

目前海上自动音响驯化新设备已研究出来。如今,不只是电视上说的牧场牛羊可以听着音乐长大,海洋里的鱼虾贝蟹们也有这种待遇了!

鱼类行为驯化系统 图片来源:大连海洋牧场研究院

突破海洋牧场智能化监控技术

海洋牧场智能化监控技术是基于海洋牧场的可视化、智能化、信息化系统而打造的智慧海洋牧场管理平台,它搭载多种监测仪器和传感器,能对海洋生态环境及生产运营情况进行实时采集和数据分析。

除此之外,它还能实时监测海洋牧场的水质、水文、气象、鱼群动态、安全信息等指标;对海洋牧场区的生态环境和生产运营进行实时预警、预报;通过雷达、水上视频监控和安防设施对海洋牧场的生产安全进行有序化管理;并利用水下视频监控,对人工鱼礁区、底播增殖区等水下目标视频实时监测,实现海洋牧场的实时可视化。

近几年,我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积极建立海洋立体化监控网络体系,加强构建“数字海洋”信息基础框架,在海洋牧场中,美丽神奇的海底世界,各个可爱、可气、可恨的生物们的表演也可以通过它们实时展示出来了。

水下智能监控照片 图片来源:刘雅丹

为了加强海洋牧场建设的规划和管理,我国相关管理机构成立了海洋牧场专管机构和技术支撑机构,编制规划引领海洋牧场建设,逐步完善海洋牧场建设管理技术标准体系并逐步形成海洋牧场建设管理,逐步健全海洋牧场建设实施机制,建立相关管理制度,做到科学、合理、有序开始,保障海洋牧场的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同时,也加强了海洋牧场监测体系建设,完善实时监控手段,制定相关的预案,并根据监测监控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我国海洋牧场主要有几种类型?

我国海洋牧场技术、渔业资源养护和增殖技术取得突破性进步,促进我国海洋渔业向资源养护型和生态友好型转变,有力地推动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和渔业科技进步,为实现近海渔业资源增殖修复、渔民增收奠定了重要技术基础,技术应用前景广阔。

那么在技术推动之下,我国建成的海洋牧场又是怎样的呢?

第一类是渔业增养殖型海洋牧场:也就是以渔业生物即海产品增养殖为主的海洋牧场,通常近海沿岸。

这类的海洋牧场主要做些什么呢?

一是科学布局建设投礁型海洋牧场,主要目的是保护自然产卵场,保护濒危物种。二是要开展海珍品增殖及海草场和海草床建设。三是在人工鱼礁区开展移植藻类,增殖水产苗种,补充生物资源,建设有利于海洋生物繁衍生长的天然渔场。

那什么样的水产品能在这类海洋牧场中生长呢?海参、鲍鱼、海胆、梭子蟹和其他一些鱼类都是可以的。

海洋牧场中的海珍品 图片来源:大连海洋牧场研究院

第二类是养护型海洋牧场:它以海洋环境生态养护和修复为主,致力于恢复海洋生物的天然生境,让鱼虾蟹贝们自然繁衍、生长,这类牧场通常在近海沿岸。

生态修复型海洋牧场是受鼓励的发展方向,这类海洋牧场,以某个海洋水产品种的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或洄游路线等保护为主,位置设置由海洋水产品种的分布确定。

海洋牧场中的生物资源恢复 图片来源:大连海洋牧场研究院

三是休闲型海洋牧场:以发展休闲渔业为主,通常在沿岸,依托渔村、渔港等。主要产品是休闲产品,是把休闲渔业、科学探索、科普展示结合在海洋牧场建设中发展。

休闲型海洋牧场一般兼顾一项或多项功能,最常见的是在渔业增养殖型海洋牧场中开发休闲垂钓功能,在生态修复型海洋牧场中开发休闲观光功能等。

山东省爱伦湾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 图片来源:大连海洋牧场研究院

说了这么多,我们理想中的海洋牧场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一起来看一组图片你就明白啦。

人工鱼礁区藻场藻类旺盛及鱼类增多 图片来源:大连海洋牧场研究院

珊瑚资源在恢复 图片来源:原农业部东海渔政管理局

藻类生长旺盛,海星美丽迷人 图片来源:大连海洋牧场研究院

厚壳贻贝与海葵数量增多 图片来源:原农业部东海渔政管理局

各种美丽的珊瑚和可爱灵巧的岩礁鱼类 图片来源:刘雅丹提供

图片来源:原农业部东海渔政管理局

海洋牧场建设是我们实现美丽海洋梦的实践,希望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还海洋一片蔚蓝,还海洋一片生机。在海洋牧场的建设中,我们期待着大气和海洋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被控制,生态好转,生物大量繁育,能在清澈的大海里,看见有着色彩斑斓的珊瑚、随波荡漾的水草,穿梭畅游的鱼虾和肥厚丰美螺贝……

出品:科普中国

作者:刘雅丹(中国水产学会原秘书长助理/研究员,全国首席科学传播专家)

监制:中国科普博览

编辑:王婷婷

参考文献:

1、《渔业资源增殖、海洋牧场、增殖渔业及其发展定位》唐启升,《中国水产》2019年5月

2、《中国海洋牧场发展战略研究》,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

中国科普博览是中科院科普云平台,由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主办,依托中科院高端科学资源,致力于传播前沿科学知识,提供趣味科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