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信息发布
  3. 通知公告
  4. 正文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候选人主要工作事迹
2010-09-08 15:51:00 中国水产学会

(按姓氏笔画排序)

 
一、王 武
    一、把论文写在祖国的江河湖海上
    1964年起,王武教授曾在无锡郊区河埒乡前后蹲点11年,期间,他总结出池塘养殖高产技术,建立起我国第一个池塘养鱼技术体系——太湖流域池塘养鱼高产技术体系。特别是增氧机的合理使用技术,将“救鱼机”转变为“增产机”,至今仍在全国水产养殖业中广泛应用,成为是养鱼者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80年代起,他在上海崇明垦区盐碱地池塘蹲点8年,走遍了崇明县每一个养殖场,举办了无数次培训班,建立起一整套适合当地养殖特点的大面积高产技术,仅三年就将崇明的池塘养鱼引上科学养殖的轨道,为解决上海市“吃鱼难”作出了贡献。
    90年代起,王武教授主要从事河蟹的人工繁殖与养殖研究,建立起河蟹生态养殖的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并在全国推广应用。
    二、将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打造成精品工程
    自2005年主持农业部渔业科技入工作以来,王武教授总结出科技服务标准化工作法——“五个一”工作法,提高了渔业科技入户的科技含量和服务质量,得到渔业重点县的主管部门和养殖户的一致好评。
    5年来,王武教授主持的全国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累计实施了73个渔业示范县,指导渔业科技示范户共3万户,示范水面126万亩,累计带动养殖户共60万户,带动养殖水面共911万亩。示范户每亩每平均增收268元/年,每户平均增收8105元/年。累计增效54亿元,平均每县节本增效7400万元,比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平均数提高近2倍。养殖户三年平均增效超过部规定10%的标准。
    三、总结群众经验,因地制宜创建各种养殖模式
    王武教授提出各示范县要根据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技术模式,推广模式化生产。
    安徽当涂县在王武教授的指导下,创建了河蟹生态养殖新技术——“当涂模式”。经四年努力,年均增幅超过11%;科技示范户累计增收1.1亿元;辐射带动近1万个养殖户,养殖水面30万亩,河蟹产量超过1万吨,河蟹年产值达7.9亿元,占全县渔业总产值1/2。2006年农业部渔业局组织现场会,将该模式在全国内陆11个省推广应用。2009年当涂县获得“中国生态养蟹第一县”荣誉称号。
    2005年王武教授将辽宁盘山稻田养蟹改为稻田种养新技术,并与当地科技人员一起开展试验,创建“盘山模式”。其中水稻增产量5~17%,增效30%;稻田河蟹净收入600~1200元/亩;效益比实施前增收194%。为此,王武教授提出了:水稻+水产=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农民增收+企业增效,“1+1=5的全新概念。该项技术已在辽宁推广150万亩,并开始在宁夏、吉林、黑龙江、内蒙、河南、河北等水稻种植区推广,其中宁夏2010年已推广5万亩。这项技术对于稳定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粮食安全战略有重要意义。
    此外,王武教授还与当地科技人员一起,总结出“高淳模式”、“宝应模式”、“普陀模式”、“乳山模式”、“安庆模式”和“两湖模式”。这些养殖模式,对推广生态养殖新技术,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促进渔民增产、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此,他的研究项目曾先后两次荣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989、2010),一次国家星火计划二等奖(1991),两次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988、2009)。他本人也先后荣获全国农林科技推广先进个人(1984)、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1985)、上海市劳动模范(1986)、上海市菜篮子十佳科技功臣(1990)、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2)、农业部全国农业科技入户先进科技入员(2005)、上海市教学名师(2006)、全国农业科技推广标兵(2007)、全国优秀教师(2007)、首届全国兴渔富民十大新闻人物(2008)、农业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三农”模范人物(2009)等光荣称号。
    王武教授从教47年来,坚持“通过经验总结,建立养殖模式;通过科学试验,提高模式的理论内涵;通过科技入户,将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自主持农业部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以来,他和他的团队累计实施了73个渔业示范县,指导3万个科技示范户,示范水面126万亩,累计带动60万养殖户,养殖水面911万亩。累计增效54亿元,平均增收8105元/年.户。特别是推广稻田种养技术,不仅提高了稻谷的产量和品质,而且稻田综合效益翻一番以上。
  
二、王清印
    王清印,男,籍贯山东菏泽,中国共产党,汉族,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遗传学专业,硕士学位。现任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博导、所长。
王清印研究员一直从事海水养殖生物的遗传育种、繁殖和发育生物学、海洋生物技术等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国家及省部级各类课题20多项,在对虾、扇贝等重要海水养殖动物的繁殖生物学特性、新品种培育和健康养殖技术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并主持推广应用,为建立和发展我国海水养殖动物良种培育和健康养殖技术体系做出了突出贡献,主要表现在:
    一、培育出我国第一个人工选育海水养殖动物新品种“中国对虾‘黄海1号’”,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系统配套的亲虾促熟、优质苗种培育、疾病诊断与防控和健康养殖的技术体系。《中国对虾“黄海1号”新品种及其健康养殖技术体系》获2007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为第一完成人。针对我国对虾养殖业发展的迫切需求,从1997年开始,率领其团队开展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新品种选育技术研发及其养殖配套技术体系建设。选育的中国对虾新品种具有生长快、养成率高等特点。2004年1月通过国家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获水产新品种证书。研究成果居国内领先水平,在国际同行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为重振和恢复我国北方沿海的中国对虾养殖业提供了优良品种和关键技术支撑,建立的技术体系对其它水产生物的育种和养殖具有重要借鉴意义。2006年以来,“中国对虾‘黄海1号’”被农业部推荐为水产养殖主导新品种,并在渤、黄海沿海省市推广养殖,推广养殖面积超过30万亩,产值逾20亿元。
    二、提出了同时改良多个性状与控制种质退化的理念,建立了“水产生物多性状复合育种技术”,为我国海水养殖生物育种的学科发展和技术进步做出重要贡献。“水产生物多性状复合育种技术”是在系统研究和分析了国内外近30年来在水产生物育种研究中的经验和教训、借鉴了畜牧育种的经验的基础上建立的技术体系。该技术体系不仅可以进行单性状的选择育种,还可以进行多性状的复合选择育种。技术要点包括:利用最佳线性无偏预测统计等技术,对各种遗传参数和选育指数进行科学精确的估算,科学制定育种计划,进行育种进展的估算;家系和个体的标记技术的开发(包括物理标识和分子标记识别技术);在选育的进程中,控制近交效应,避免遗传衰退,从而使选择可持续地获得遗传进展。课题组开发出国内第一套水产动物育种分析、管理软件—水产动物育种分析与管理系统(AQUABREEDINGS,软件著作权登记号:2007SR08004),已被4个国家级遗传育种中心采用。该育种技术体系成功地应用到中国对虾、大菱鲆、罗氏沼虾、青虾、罗非鱼等品种的选择育种工作中,如培育出中国对虾“黄海2号”养殖新品种(品种登记号:GS01-002-2008),显著地提高了育种的效率和精准度,得到本学科领域的广泛好评。他还先后5次主持召开全国水产生物育种学术研讨会,大力推动水产育种新技术、新理念的的研究与应用。为水产生物育种的学科发展与技术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在海水养殖生物育种以及健康养殖技术领域取得新突破,获得多项有应用潜力的知识产权。为主或参与研发已经获得的国家发明专利有9项。如:应用细胞工程育种技术,建立了栉孔扇贝三倍体诱导、苗种培育、幼体暂养以及养殖技术工艺和操作规范。三倍体群体养殖的综合经济指标比二倍体提高25%以上。《栉孔扇贝三倍体苗种生产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为第1发明人。这项成果是“主要海水养殖动物多倍体育种育苗和性控技术”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5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第6完成人)。
    四、重视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坚持科技创新与渔业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取得突出成绩。2002年以来,应聘担任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水产生物遗传育种研究领域首席科学家,他坚持科技创新,大力加强能力建设和学科发展,针对水产生物育种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在院领导的支持下组织全院育种学科的科技队伍开展创新型研究,服务于产业发展,不断做出新的成绩。显示出较强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国内水产生物育种研究领域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已用中英文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报告260余篇,2项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5项成果获省部级奖励。培养博士后、博士及硕士研究生50余名。先后荣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973计划先进个人、农业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农业部神农创新团队、山东省 “富民兴鲁”劳动奖章等多项荣誉。
 
三、何中央
    何中央,男,籍贯浙江定海,中共党员,汉族,毕业于浙江水产学院,学士学位,现任淡水渔业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员站长、推广研究员。
    该同志长期从事水产养殖技术推广工作,先后主持或参加完成了国家、省部级以上水产科研推广项目30余项,其中获省部奖励7项,省部级一等奖1次,二等奖3次,三等奖3次,共编著科技书籍7本,编写标准7个,发表论文30余篇,获发明专利1项。先后获国务院特贴(2002)、全国农业科技年活动先进工作者(2003)和浙江省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2001)。主要业绩如下:
    一、浙江省南美白对虾产业化养殖技术开发和推广。从2000年起主持了南美白对虾在浙江的引进与推广工作,重点突破了南美白对虾的引进、试养、苗种淡化培育等技术,建立了在海水、咸淡水、淡水不同区域的池塘精养、设施多茬养殖、虾蟹混养等6种养殖模式与技术,制订了无公害南美白对虾养殖系列标准,并在全省推广应用。现浙江省南美白对虾推广面积已达45万亩,产量15万吨,产值30余亿元,已成为浙江主导养殖品种之一。主持或完成的“浙江省南美白对虾产业化技术开发和推广”项目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主持,2004),“浙江省南美白对虾产业化技术开发和推广”项目获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主持,2007)和“南美白对虾安全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国家海洋创新成果奖二等奖(排名第4,2009)。
    二、中华鳖良种选育及推广。中华鳖是浙江省第一大养殖品种,2009年产量达12.3万吨,产值50余亿元,占全国一半以上。该同志一直致力于中华鳖养殖产业的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推广工作,重点在良种的选育、优质高效养殖模式的集成创新与示范推广等方面为养鳖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主持完成的中华鳖良种选育项目,成功选育出中华鳖日本品系、清溪乌鳖2个国家水产新品种(为我国目前仅有的2个中华鳖新品种),并建立和推广了无公害温室养殖、外塘仿生态养殖、两阶段法养殖、鳖与作物轮作、鳖虾混养等5种不同的优质高效养殖模式和技术。目前中华鳖新品种已推广到全国,2009年推广量已达5000万只以上,增加效益8亿元。主持完成的“中华鳖良种选育及优质高效养殖模式的研究与示范”项目经专家鉴定,总体水平达国内领先(其中选育技术国际先进),获2个国家新品种证书,1个国家发明专利,主编2本中华鳖养殖书籍。
    三、稻田养鱼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1982年开始,作为我省稻田养鱼技术推广项目负责人,对我省传统的稻田养鱼进行了技术改造与模式创新,实现了稻鱼(虾、蟹)共生,产量效益显著提高。作为项目主要完成人之一,稻田养鱼技术推广获1986年农牧渔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000年编著《稻田养蟹新技术》、《稻田养虾新技术》、《稻田养殖新技术》等专著,进一步完善了稻田养鱼技术。2009年全省稻田养鱼8.7万公顷,养殖区域从山区推广到全省各地,产量24.7万吨,稻田养鱼已成为我省各地一种生态养殖模式,并成为稻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四、水产养殖饲料研发与推广应用。重点开展了海水鱼、蟹、加州鲈鱼等饲料的研制与推广应用。海水鱼饲料已广泛应用于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主持完成的“黑鮸、美国红鱼等养殖鱼类营养与饲料产业化技术研究”(2008)、“加州鲈非活饵料小网箱养殖技术”获得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主持,1997);“大黄鱼抗风浪深水网箱养殖技术示范和推广”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主持,2006)。
 
四、陈爱平
    陈爱平,女,籍贯福建省闽候县,汉族,毕业于上海水产大学,海水养殖专业,获农学士学位,现任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副主任、推广研究员。
    陈爱平同志努力学习邓小平理论,坚持以“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现代管理科学统领水产养殖病害防治工作。在工作中不断钻研业务、拓宽专业知识领域,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理论水平、业务知识、管理水平、组织才能、领导艺术等;能全面掌握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贯彻落实部党组提出的“努力确保不发生动物重大疫情、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始终牢记疾病是确保水产养殖安全、环境安全、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大力普及病害防治知识,推广健康养殖,保护生态环境,实施“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思路。
    一、创建水产养殖病害监测体系,填补了空白
    1999年开始,组织开展水产养殖病害的测报工作,培训测报员队伍,建立“疾病基层监测、数据逐级上报、疫情统一发布”的工作运行机制,形成“总站-省-市-县-点”五级病害监测网络。目前基层监测点超过3000个、测报员1万多,可监测养殖大宗品种80多个,病害种类150多种。每年我站可以收到省级报送的10多万组数据。为充分发挥每年我站收到省级报送10多万组数据的作用,2000年开始编制《全国水产养殖动植物病情月报》,《中国水产养殖病害监测年度报告》及《各地水养殖病害监测工作总结与分析报告汇编》。为提高测报数据的可靠性、质量,提出“疾病诊断要科学化、数据传输要网络化、数据处理要模拟化”的进一步规范测报的设想,2002年开始制定测报工作规范、开发测报软件、出版《水生动物疾病诊断图鉴》、编写《水生生物疾病诊断技术手册》和制订《水生动物疾病命名与名词术语》、《水生生物产地采样规范》、《水产养殖病害发病率、死亡率、经济损失计算方法》、《水生动物无害化处理通则》等标准。由于水产养殖病害监测工作具有系统性、专业性、时效性,且数据丰富、信息量大等特点,得到农业部、外检系统、教学与科研单位的充分肯定与高度赞赏,同时引起NACA、FAO等地区、国际组织的关注。测报工作不仅掌握了我国水产养殖病害情况、流行态势,也为疾病防控行政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因此被渔业局誉为“十五”渔业系统向社会提供的唯一的公共产品。
    二、推动我国水生动物防疫事业,实现了零的突破
    我国入世协议中做出“加强卫生检疫、改善动植物卫生措施和技术水平”涉及农业的承诺,陈爱平同志抓住这一机遇,积极参与《动物防疫法》的修订及其部门规章的起草和《动物防疫体系规划》一期、二期的制定,提出了我国水生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思路,修订了水生动物疫病名录,并组建水生动物防疫队伍等。举办了55期检疫员培训班,受训人员5500名;组建省级、县水生动物防疫站实验室500多个;主持SVC、剌激隐核虫重大疫情和多起水生动物暴发性疾病流行病学的调查、处置,疫情及时得到有效控制疫,实现了水生动物防疫事业从无到有的突破。
    三、组建水生动物防疫标准化体系,开创了新纪元
    2002年组织成立全国水产标准化委员会水生动物防疫标准化技术工作组,制订了水生动物防疫标准化体系表,同时主持或承担或组织科研、教学、生产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制订或修订水生动物疾病诊断等系列国家、行业标准69项,编辑了《水生动物防疫类标准汇编》,为水产养殖病害测报、防疫工作起到技术支撑作用。
陈爱平同志在水产养殖病害防治领域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影响力及号召力,为我国水产养殖病害监测体系的创始人、水生动物防疫事业的推动者、水生动物防疫标准化工作的领头人。发表过100多编(部)业务性作品(文章、论文、著作);是中国科协第三、四、五届农业病虫害专家组专家,中国水产学会鱼病专业委员会理事;曾获得2002年度中国侨联授予的“科技带头人”、2003年中国水产学会授予的“全国优秀水产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2005年被评为农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五、陈雪忠
    陈雪忠,男,籍贯福建,中共党员,汉族,毕业于上海水产大学,海洋捕捞专业,获学士学位,现任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党委副书记。
    成果·贡献
    近三十年来,陈雪忠同志专注于海洋捕捞和渔业遥感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他先后主持了863专项、科技支撑计划专项等国家重大、重点项目20余项。获得各类奖项2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第一完成人2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第一完成人)。科研成果主要包括:
    一、率先将卫星遥感技术应用于我国的远洋渔业的资源调查和渔场渔情速预报研究,首次建成我国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远洋渔业信息应用服务系统,极大地推动了我国远洋渔业产业的科技进步。主持的“北太平洋鱿鱼资源开发利用及其渔情信息应用服务系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首次开发了北太平洋海域的鱿钓渔场,自主开发了北太平洋鱿鱼渔情速预报系统,实现了中心渔场智能预报。极大地推动了我国远洋渔业产业的科技进步,确立了我国在北太平洋鱿鱼渔业10~13万吨/年的资源利用地位,增强了我国公海渔业的综合竞争力。近3年节支增收约3.8亿元。
    二、主持开展了大洋金枪鱼资源开发关键技术研究,使我国大洋金枪鱼渔业从空白发展成为世界主要捕捞国家之一。主持的“大洋金枪鱼资源开发关键技术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已公布)。该项目经过14年的金枪鱼渔场探捕和资源开发,突破了大洋金枪鱼渔场预报、高效捕捞等关键技术,改变了我国远洋渔业生产结构和增长方式。项目成果已成功推广应用到我国47家企业,301艘金枪鱼渔船。近三年累计产值达 99.1亿元,累计增收节支17.4亿元。项目为我国金枪鱼渔业发展提供了高技术支撑,使我国在远洋金枪鱼渔业领域的研究与产业水平跻身国际先进水平
    三、在我国率先开展了南极磷虾资源调查评估及利用技术研究,长年跟踪开展南极磷虾资源及渔场开发相关专题研究。2007年通过农业部向国务院提交了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项目专项建议,2009年被任命为农业部“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项目”技术组组长,并组织产学研联合攻关,赴南极开展了南极磷虾资源探捕,推动了我国首次开展的南极磷虾资源研究与探捕开发,使我国步入南极磷虾商业捕捞国家行业。
    四、在渔具力学,拖网、张网渔具、渔法的设计和研究等方面开展大量的研究工作,尤其在大型中层拖网水动力性能、力学基础研究以及船/网/网板匹配、网具优化方案及其设计方面作出了突出成绩,研究水平达到国际先进和国内领先。
据统计,发表研究论文50余篇,作为主要作者参编专著2部。申请专利25项,其中发明专利19项;获授权专利11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
    团队·引领
    陈雪忠同志在科研管理中具有较强的管理协调能力与创新力,自任所长以来,引领全所团队奋发进取,勇于创新,开创了我所发展史上的辉煌。
    他组建了农业部海洋与河口重点开放实验室等部、院级7个实验室和中心。这些实验室和中心已构成了我国渔业遥感信息、渔业资源、盐碱地渔业养殖和海洋环境评估等领域科技攻关、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方面实现国家目标的重要基地之一。在争取与实施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研究所的人才培养中,他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他领导和创建的 “渔业资源遥感信息技术” 创新团队,是第一批获得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金支持的优秀创新群体,在渔业资源遥感信息技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
    可持续发展
    为实现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他创造性地的开展了近海负责任捕捞技术体系的研究与构建,同时开展远洋渔业新资源开发及精准捕捞技术的研究,将学术界对海洋捕捞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为我国近海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陈雪忠,海洋捕捞学专家,现任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农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兼任中国水产学会常务理事、上海水产行业协会副会长等多个学会的理事或专业委员会委员。先后荣获中国农学会“全国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第二届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优秀委员”等多项荣誉称号。
 
六、曹英杰
    曹杰英,女,籍贯山东省宁津,中共党员,汉族,大连水产学院,水产养殖专业,获学士学位,现任河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研究员。
    曹杰英同志于1981年12月毕业于大连水产学院淡水渔业系,四年制本科。毕业后被分配到河北省水产局工作,1998年7月调省水产技术推广站。2003年被评为研究员,一直从事水产行政管理、技术推广、水产养殖病害防治等工作。先后主持参与科技项目20多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10项,丰收奖5项。发表论文40多篇,专著2部。起草和参与编制地方标准10多项,行标2项。编制了河北省“九五”、“十五”、“十一五”水产发展规划。组织培训渔民数千人,经常深入渔区进行现场技术指导。为河北省渔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2002年被授予河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专家。2008年被评为省直三八红旗手。连续多年考评为优秀。
    一、坚持不懈地做好科技研发工作 
    1986-1988年为了规范全省国营鱼种场生产、经营管理行为,提高生产管理水平,曹杰英同志参加了《鱼种产销达标创优经营工程研究》项目,负责鱼种场生产管理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工作。该项目1989年12月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0-1991年针对全省存在池塘养殖水平低、效益差的问题,组织实施了《低产鱼塘改造及高产技术推广》项目,全省2万亩低产塘经过2年的改造,平均亩产达到400公斤以上。使全省池塘养鱼水平由80年代的不足50公斤提高到300公斤以上。1991年12月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2-1994年组织实施了《池塘高产高效综合配套养殖技术》项目。在全省12个地市推广实施该项技术,实施面积达4万多亩。该项目于1994年获农业部丰收计划二等奖。
    1989年,开始研究中华鳖人工繁殖和鳖病防治技术,于1991年和1996年获两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1年4月参加了国家科委下达的重点科技项目《中华鳖工厂化养殖技术开发研究》项目,该项目2006、2007年份别获2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截止到2009年,全省工厂化养鳖面积达上百万多平方米,年产稚鳖上百万只,成鳖上千吨,成为全国养鳖业的先进省份。
    2000年-2001年参加农业部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承担的《80:20池塘养殖斑点叉尾鱼回技术》,担任河北项目区主持人,该项目河北区累计推广面积6310亩,创产值5526.7万元,创利税2323万元,2002年获农业部丰收奖二等奖。
    2007年参加的《海水鱼系列配合饲料的研制》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9年参加的《冷水鱼养殖技术集成与推广》获省山区创业三等奖。
    2008年—2010年主持了农业部行业专项《养殖对虾病毒病控制技术创新与集成示范》项目河北项目区工作。目前已推广中国对虾高健康养殖技术8万亩,2009年,推广面积达到8万亩,产量达到4880吨,增效7000多万元,有力地促进了渔民增收。
    二、坚持不懈地深入基层为渔民服务
    曹杰英同志长期深入养殖场(户)进行技术指导。80年代初,正值渔业开发高潮期,指导鹿泉、井陉等县建立商品鱼生产基地,多次在现场培训渔民。90年代,养鳖业兴起阶段,在养鳖大户范海庭和衡水养鳖场对中华鳖养殖技术进行研究,较早的解决了制约养鳖业发展的关键技术。为了提高养鳖水平,多次到养鳖集中的玉田、故城、平山等县巡回讲课,并帮助鹿泉县邓庄养鳖场制定了养鳖技术规范,定期对该村40多养鳖培训和现场指导。目前该村已发展养鳖户40多户,养鳖面积达30多平米,养鳖产量300吨,产值1000多万元。
    2000年以后,组织推广了生态养殖和工厂化养殖技术。先后到唐山、沧州等较大的养殖场,组织开展技术培训数十起,培训渔民数千人,编发了40多万字的培训教材,为提高渔民的水产养殖技术水平,促进渔民增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七、黄樟翰
    黄樟翰,男,籍贯广东省佛山,民盟,汉族,毕业于湛江水产专科学校,淡水渔业专业,现任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
长期从事水产养殖研究与成果转化工作,取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为水产养殖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土池养鳗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土池养鳗面积十年来均在7000公顷左右,商品鳗年产值达到50多亿元人民币,累计十年来鳗鱼产业产值超500亿元,成为珠江所最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之一。先后被高要市、连平县聘为经济发展顾问,高要渔业协会副会长,广东鳗鱼协会理事、顾问,顺德市、南海市优质鱼商会顾问,为当地水产业及经济发展决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利用广东省政协委员的特殊地位,通过提案形式促成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召开了全国性的“罗非鱼产业战略研讨会”,促进了广东省罗非鱼产业化的发展,从提案前不15万吨发展到60多万吨。多年来以基地作为平台,与高要等市广泛合作发展罗非鱼产业,其中高要市罗非鱼产量由2000年的几千吨发展到2010年10多万吨,成为我国第一个“罗非鱼养殖之乡”,获得巨大的社会效益。
    三、2008年初,罕见的冰冻灾害袭击我国南方地区,出于职业敏感,推断可能发生水产养殖灾难,即时主笔撰写了《塘鱼应急抗寒措施及管理办法》、《南方淡水养殖减灾复产技术措施》、《罗非鱼减灾复产技术措施》等防寒抗寒、复产技术处理信息,在农业部、水科院和全国流通加工协会等网站发布。同时向相关主管部门提出了恢复生产、安定社会、加强科研研究和科研投入以及保种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等相应建议,得到了农业部、广东省主管领导的充分肯定。被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指派为专家组长,赴粤北四市进行救灾复产科技服务工作。针对各地灾情,分别给予救灾复产技术指导,并赠送了相关技术资料,为四市的渔业救灾复产工作提供了有效支持。同时被农业部指派作为救灾技术专家成员到广东、广西进行减灾复产技术指导工作,提出用“50+50养殖法”解决罗非鱼产业链受灾后的重大问题,努力使农民受灾当年不减产、不减收,加工企业能提前1-2个月进入正常生产状态,同时还提出受灾地区死鱼可能引发公共卫生问题,受到两广地区主管部门领导和群众欢迎。
    四、作为广东省渔业科技入户专家,经常到渔业生产第一线,尤其是一些偏远山区市县参与组织对渔技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多年来共举办各类养殖培训班、知识讲座上百场,参加人数1.8万人次。
    五、2008年出版专著《中国水产养殖学》(科学出版社,第二主编),该书170多万字,全面总结了我国近二三十年来水产业的成果和经验。另外,还参编《罗非鱼健康养殖实用新技术》等8部科普著作。在《Journal of Genetics》、《Aquaculture Research》、《水产学报》、《水生生物学报》、《中国水产科学》等国内外杂志上发表科技论文50多篇。目前主持或参与了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技专项、广东省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10多项。
    六、由于工作成绩突出,近年来获得多项科技奖励和荣誉称号,包括2009年中华农业科技奖三等奖1 项(第3),2009年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 项(第7),2009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 项(第7),1992年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 项(第1);1999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998年获水科院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各1 项(第3);2005年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 项(第2);2009年获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二等奖等奖项1 项(第6),2007年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二等奖1 项(第2),2009年获水科院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 项(第5),2007年获水科院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 项(第1)。2001年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003年获得全国农业科普工作先进个人;2005年农业部科技入户科普先进个人;2008年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2008年广东省渔业抗灾复产工作先进个人;2009年获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技服务与推广工作标兵” 称;2008年获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突出贡献专家”称号;2008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先进工作者;2000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文明职工标兵; 2003年肇庆市科普工作先进个人;2000年高要市政府 “农业贡献奖”;2004、2005和2007年分别获高要市科技工作先进个人;2007年高要市科技入户优秀专家,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