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世贵
江世贵,男,籍贯湖南省澧县,中国共产党党员,汉族,毕业于中山大学,动物学专业,博士学位。现任中国水科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所长、农业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江世贵同志主要从事水产苗种工程、水产种质资源和遗传育种研究,现任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所长,农业部斑节对虾产业体系专家,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和农业部“神农计划”人选,广东省五一奖章获得者。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2009年度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2011年农业科研杰出人才。
近年来,主要开展斑节对虾全人工繁育和遗传育种、鲷科鱼类种质资源、合浦珠母贝遗传育种等内容的研究,在斑节对虾、鲷科鱼类、合浦珠母贝等三个方面的研究取得一系列成果和突破,确立了在国内业界的领先优势。获得各级成果奖励13项次,其中以第一完成人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三等奖6项次。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53篇,其中SCI收录28篇,主、参编论著2部。获授权专利4项。已培养硕士研究生30名,在培博士生3名、硕士生12名。
(1)斑节对虾繁育、养殖、育种研究
建立了经济、实用的斑节对虾亲虾规模化全人工培育技术,攻克了斑节对虾亲虾全人工培育难题,实现了斑节对虾亲虾的规模化培育;利用全人工培育的亲虾进行优良苗种扩繁,在广东、广西、海南进行了大面积的推广养殖,面积达到31700亩,产值达到24814万元,利税6830万元。以我国海南三亚、临高、文昌、泰国普吉岛等4个野生群体为基础群体,以体重增长速度为目标性状,经连续六代群体选育,获得的快速生长新品种即为斑节对虾“南海1号”,通过了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的水产新品种现场审查。其体重生长速度比未选育的提高了25.2%。并在我国广东、广西、海南等省开展了示范推广。
(2)珍珠贝新品种培育、养殖和育珠研究
收集和保存了广东、广西和海南7个不同地理群体合浦珠母贝活体资源,建立了合浦珠母贝核心育种群体。以核心育种群体为材料,以生长和壳色为目标性状,通过群体选育和家系选育,获得了1个生长速度提高27.4%的快速生长新品系和红、黑、白、金壳4种不同壳色的新品系;系统调查了不同海域的初级生产力和环境状况,根据不同海域的特征,确定了合适的养殖密度,建立了高效健康养殖技术体系。
(3)鲷科鱼类种质资源评估与利用
在国内外首次系统、全面地进行了我国近海5种鲷科鱼类种质资源评估研究,采用RAPD、AFLP、控制区序列分析,阐明了该5种鲷科鱼类的遗传多样性和种群遗传结构,亲缘关系和分子系统。首次在国际上完成了黄鳍棘鲷和二长棘犁齿鲷线粒体基因组的全序列分析。最早完成了我国鲷科鱼类资源从DNA 分子、精子到原生地、异地保护的多层面保护体系。首次进行了鲷科鱼类种质资源数据库的建设。制定2项广东省地方标准,开展鲷科鱼类原良种的保种、选育和培苗及增殖放流,2003-2008 年在粤东地区推广应用产值累计约14亿元。
何中央
何中央,男,籍贯浙江定海,中国共产党党员,汉族,毕业于浙江水产学院,淡水渔业专业。现任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站长。
何中央长期从事水产养殖技术推广工作,围绕产业发展,深入基层积极开展技术培训、科技下乡、关键技术集成创新与试点示范,促进成果的转化应用。主持完成了国家、省部级以上水产科研推广项目30余项,其中获省部奖励10项,省部级一等奖2次(主持1项,主要完成人1项),二等奖4次(其中主持3项),三等奖4次(均为主持),共编著科技书籍7本,编写标准7个,发表论文30余篇。先后获国务院特贴(2002)、全国农业科技年活动先进工作者(2003)和浙江省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2001,2011)。主要业绩如下:
1、长期致力于中华鳖良种选育与推广工作,为中华鳖产业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该同志自1996年以来,一直致力于中华鳖良种选育、养殖模式与技术的集成创新与推广应用。建立了中华鳖新品种选育技术和新品种种苗分子检测技术,选育出2个中华鳖国家水产新品种(中华鳖日本品系、清溪乌鳖);建立了新品种无公害温室养殖、虾鳖混养、两阶段养殖等五种健康养殖模式与技术,并在全国得到广泛推广与应用,产生了十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新品种获证书以来,仅在浙江省累计推广达2.3亿只,产值超百亿元,其中2011年在浙江省推广量达6500万只,产值达30余亿元,成为养鳖业的主要养殖品种。主持完成的相关项目获2008-2010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一等奖、2010年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2、主持浙江省南美白对虾产业化养殖技术开发和推广,培育成浙江省四大主导水产养殖品种之一。从2000年起主持了南美白对虾在浙江的引进与推广工作,重点突破了南美白对虾的引进、试养、苗种淡化培育等技术,建立了在海水、咸淡水、淡水不同区域的池塘精养、设施多茬养殖、虾蟹混养等6种养殖模式与技术,制订了无公害南美白对虾养殖系列标准,并在全省推广应用。浙江省南美白对虾年推广面积约45万亩,产量15万吨,产值30余亿元,已成为浙江省四大主导水产养殖品种之一。主持或完成的“浙江省南美白对虾产业化技术开发和推广”项目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主持,2004),“浙江省南美白对虾产业化技术开发和推广”项目获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主持,2007)和“南美白对虾安全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国家海洋创新成果奖二等奖(排名第4,2009)。
3、积极推进稻田养鱼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提高稻田养鱼综合效益。1982年开始,作为我省稻田养鱼技术推广项目负责人,对我省传统的稻田养鱼进行了技术改造与模式创新,实现了稻鱼(虾、蟹)共生,产量效益显著提高。作为项目主要完成人之一,稻田养鱼技术推广获1986年农牧渔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000年编著《稻田养蟹新技术》、《稻田养虾新技术》、《稻田养殖新技术》等专著,进一步完善了稻田养鱼技术。2011年全省稻田养鱼8.45万公顷,养殖区域从山区推广到全省各地,稻田综合种养技术和模式均被各地广泛应用,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何中央长期致力于水产技术推广工作,主持完成国家及省部级项目30余项,在中华鳖新品种选育及高效健康养殖模式与技术体系、浙江南美白对虾引进及产业化技术集成创新与推广、稻田养鱼新技术推广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与推广成果,先后获省部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4项。其中选育出的2个中华鳖国家新品种累计推广2.3亿只、产值超百亿元;南美白对虾年推广约45万亩、产值约30亿元,为渔业增效、渔民增收做出重要贡献。
张勤
张勤,女,籍贯湖南,中国共产党党员,土家族,毕业于天津农学院,水产养殖专业,学士学位。现任天津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
张勤同志参加工作30余载,作为少数民族妇女科技人员一直奋斗在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第一线,带着对事业的执著追求和对农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勤勤恳恳,无私奉献,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取得了不平凡的业绩,深受广大群众的信赖和好评。
该同志作为天津市水产行业授衔专家,一直从事着水产养殖病害防治技术研究、水产技术推广工作,曾主持完成多项部市级重点科研推广项目,获得部市级科技奖励19项,其中获部级一等奖3项(主持人),部、市级二等奖10项,三等奖6项。独著或合著《中国对虾养殖及病害防治》等专业技术书籍4部,发表科技论文20余篇。
该同志在水产专业技术领域具有较高的造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进行对虾健康养殖及病害防治技术研究中,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自1988 年开始克服家庭困难连续8年坚持深入基层蹲点,吃住在虾场,研究对虾养殖及防病技术。1993年以来,对虾暴发病毒性流行病给全国养虾业造成了惨重的经济损失,养虾业跌入了低谷。张勤同志连续主持承担了农业部农牧渔业丰收计划“对虾病害综合防治技术”(1996年)、“对虾健康养殖技术”(2000年)项目和“农业部天津市对虾养殖病害防治示范区”项目,亲自带领技术人员在一线蹲点,研究总结出“对虾健康养殖高产新模式”及一整套综合防病技术措施,取得了显著效果。天津市的虾病防治示范区 1997-1999年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第一,创造了中国对虾养殖亩产量和亩效益全国第一的好成绩,所总结出的“小面积、高水位、高盐度海水兑淡水、强增氧”对虾养殖病害综合防治经验向全国推广,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为全国对虾养殖业的振兴做出了突出贡献。所主持的两个项目均获得农业部丰收计划一等奖。
为开辟新的养虾途经,促进农民增收,她主持完成了“名优虾类品种引进及培育淡化养殖技术研究”、“南美白对虾淡化养殖技术推广”、“南美白对虾产业升级集成技术示范与推广”等市级项目,将南美白对虾在天津地区成功的进行了引进、孵化及淡化养殖,填补了天津市海虾淡养技术的空白,大批原来养鱼的农民转为养虾并致富。使天津市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从2000年的不足100 亩,发展到如今的41万亩,产量6.7万吨,产值18.7亿元,取得了非常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如今,南美白对虾养殖己成为天津市水产养殖的支柱产业,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其中“南美白对虾产业升级集成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获2010年农业部丰收计划一等奖。
在促进天津市水产养殖品种结构调整优化、扩大良种覆盖率技术推广方面该同志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主持或参加引进取得成功的品种十多种,尤其是1998年从俄罗斯引进的乌克兰鳞鲤,经过多年的培育及养殖技术研究,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的养殖技术,天津市养殖面积已达15万亩,并扩大到我国北方地区宁夏、新疆等多个省市区,养殖规模达几十万亩,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提高我国养殖良种覆盖率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该品种于2006年通过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并被农业部遴选为2010年“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向全国推广。
该同志在养殖新技术的研究与推广方面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如水上种菜、水下养鱼新技术,养殖池塘底部管道充氧技术,鱼虾混养技术、水产
品质量信息化管理平台及可追溯系统的建立等。
该同志还兼职着天津市水产学会副理事长、天津市科协第七届委员的工作,在科学普及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为提高广大农民群众养殖技术和生产管理水平,她深入村镇举办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技术培训与专题讲座,亲自编写教材并授课,还应邀在天津广播电台播讲水产养殖新技术,每年培训人数达1000余人次。为提高培训效果,她将实用的先进技术录制成光盘发给农民,农民普遍反映联系实际、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她的手机就是一部热线电话,不论是否相识,是否出差外地,都热情解答农民提出的每个问题。
由于她的辛勤工作和取得的显著成绩,党和人民给了她许多荣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天津市劳动模范、天津市授衔专家、天津市优秀科技工作者、天津市科教兴农先进工作者、天津市科普先进工作者、全国水产先进工作者、天津市民族团结先进模范、天津市三八红旗手及十大女杰提名、全国三八红旗手等称号。当选为天津市第十三届、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张勤长期从事水产养殖病害防治技术研究及养殖技术推广工作,尤其在对虾病害防治方面具有很高的造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曾主持多项部市级科研推广项目,获得科技奖励19项,其中获部丰收计划一等奖3项,部、市级二等奖10项。独著或合著《中国对虾养殖及病害防治》等专业技术书籍4部,发表科技论文20余篇。为使农民掌握技术,她长期深入基层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为农民致富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深受农民群众的欢迎。获得了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市劳动模范、市授衔专家、市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等称号。
李虹
李虹,男,籍贯重庆,中国共产党党员,汉族,毕业于湛江水产学院,水产养殖专业,硕士学位。重庆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副站长。
李虹大学毕业后一直工作在水产科技推广第一线,一直分管重庆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业务工作,长期负责全市水产养殖新技术和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和推广,水产技术培训,全市鱼病防治、监测及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工作,先后承担了多项部、省级科研项目,业绩突出,多次获省部级科技奖和个人奖项。
该同志主持的“稻田养鱼新技术”项目荣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该项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目前稻田养鱼已成为重庆渔业在全国最有特色和影响力的项目之一。
主持引进并推广了美国先进的淡水池塘80:20养殖技术,将该项技术与重庆市生产特点相结合,通过现代渔业技术的运用,大大提高了我市池塘养殖的单产水平和经济效益,并减轻了养殖者的劳动力,从根本上改变了重庆市传统的池塘养殖观念,对全市池塘渔业的又快又好发展起到了关键性指导作用。该项目获农业部丰收奖二等奖。
在国内率先组织开展渔业病害监测、预测预报和水生动物防疫检疫工作,为我市各级政府履行宏观调控职能提供科学依据,并及时为渔农提供防病信息,有效地指导了大面积综合防治工作,减少和杜绝了重大疾病的发生,大大降低了我市鱼病发病率,每年为农民减少因鱼病带来的损失达3000多万元。
主持引进了国内外优良品种,如斑点叉尾鮰、单雄性罗非鱼、淡水白鲳、湘云鲫等,填补了重庆市上述名优品种养殖的空白。组织开发了鳜鱼、岩原鲤、中华倒刺鲃等长江水系特有品种,研究了其人工繁殖、苗种培育等关键技术。
为改变重庆市池塘养殖落后面貌,1988年该同志从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渔业学院学习回国后指导建设了重庆市第一个渔用颗粒饲料厂,并首次在全市推广渔用颗粒饲料的使用,填补了重庆市渔业生产使用颗粒饲料的空白。
主持或参与执笔了《重庆市农业十一五规划》、《重庆市农业农村第十二个五年规划》、《重庆市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以及《重庆市渔业十一五规划》、《重庆市渔业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等重大规划。
主持制订了《稻田养鱼技术规范》、重庆市地方标准《池塘80:20养殖技术操作规范》、《重庆市水生动物检疫技术规范》等多项重庆市地方标准。
该同志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强烈的事业心和献身科技事业的精神,治学态度严谨,有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工作经验,有较强的科学研究或技术开发的组织才能,工作成绩突出,学术、技术成果有重大价值,热心科普事业,作为重庆市两翼万元增收工程养鱼模式首席专家,经常到渔业生产第一线,尤其是一些偏远山区送技术下乡,每年都组织和参加各类水产养殖技术培训十几期,为普及渔业科普知识和推动我市渔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主持省部级项目十多项,获农业部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二项,重庆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二项,全国农业青年科技工作者最高学术奖—青年科技奖,获重庆市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立二等功),全国优秀水产科技工作者称号。是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2006年),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市“322”人才工程2层次人选,重庆市两翼万元增收工程养鱼模式首席专家。
李虹从事水产技术推广工作27年,主持推广的稻田养鱼技术、池塘80:20养殖技术及渔业病害防治监测等项目为重庆市渔业又好又快发展和渔农增收做出了巨大贡献。先后主持省部级项目十多项,获省部级科技奖一等奖一项、二等奖四项,获全国农业青年科技奖,重庆市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立二等功),全国优秀水产科技工作者称号。
陈松林
陈松林,男,籍贯湖北,中国共产党党员,汉族,毕业于中山大学,动物学专业,博士学位。现任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10年来,陈松林主持完成973、863和国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项目20多项,主要包括主持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鱼类性别控制和单性苗种培育技术研究”以及973项目课题“鱼类抗病的分子机理和功能基因研究”等。他及其领导的创新团队在鱼类精子和胚胎冷冻保存、性别特异分子标记筛选、功能基因筛选与克隆、细胞培养、性别控制、良种培育和全基因组测序等方面取得多项达国际领先水平的创新性成果。建立了鱼类精子和胚胎冷冻保存的技术体系,发明了鱼类精子冷冻保存的实用化方法并在海水鱼类养殖中进行了推广应用;建立了海水鱼类胚胎玻璃化冷冻技术,多次获得冷冻复活的牙鲆和鲈鱼胚胎;率先开展了海水鱼类胚胎干细胞培养的研究,建立了海水鱼细胞系20个;克隆了鲆鲽鱼类抗病、生长和性别相关功能基因60多个;筛选到半滑舌鳎等30多种海水鱼类多态性微卫星标记10000多个;率先筛选到半滑舌鳎雌性特异分子标记,建立了半滑舌鳎遗传性别鉴定的分子技术和提高半滑舌鳎养殖苗种雌鱼比例的技术,将雌鱼比例提高了20%以上,并在半滑舌鳎育苗场进行了推广应用;建立了半滑舌鳎人工催产技术,并获得广泛推广应用;建立了半滑舌鳎等5种鲆鲽鱼类雌核发育诱导技术;建立了牙鲆快速生长和抗病良种培育技术,培育出我国鲆鲽鱼类第一个新品种-“鲆优1号”牙鲆并在沿海地区进行了大规模推广应用;首次完成了半滑舌鳎和牙鲆全基因组测序和框架图绘制,并进行了基因资源的推广应用。上述研究成果提高了我国海水鱼类生物技术研究水平及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加快了生物技术在鲆鲽鱼类养殖产业中的应用步伐,推动了鲆鲽鱼类良种化进程,推广应用后累计产生了41亿元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陈松林主持完成的“鱼类种质低温冷冻保存技术的建立与应用”获2006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排名1);作为第二主持人完成的“半滑舌鳎苗种规模化繁育及健康养殖技术开发与应用”成果获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2);另外,以第一完成人获2009年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1项、中国水产学会范蠡科技奖一等奖1项和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7项,其中第一完成人为23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80余篇,其中SCI论文110多篇,其中第一或通讯作者SCI论文90多篇;论文被SCI引用860多次;主编出版“鱼类精子和胚胎冷冻保存的理论与技术”和“鱼类细胞培养的理论与技术”专著2部。
陈松林于1992年荣获第三届中国青年科技奖,1993年获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被评为农业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997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2002年被聘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水产生物技术领域首席科学家;2005年被山东省政府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07年被山东省政府聘为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同年获山东省先进工作者称号。
陈松林现在兼任中国水产学会水产生物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际刊物《Mar Biotechnology》编委、水产学报编委会副主任委员以及6种杂志的编委。
陈松林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20多项,在海水鱼类种质冷冻保存、功能基因和分子标记发掘、细胞培养、良种培育和基因组测序等方面取得多项创新性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1等奖1项、二等奖4项;获授权发明专利27项,共发表论文280余篇,其中SCI论文110篇。主持完成的成果推广应用后产生了41亿元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获第三届中国青年科技奖、1993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7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
金显仕
金显仕,男,籍贯山东,中国共产党党员,汉族,毕业于挪威University of Bergen,渔业生态专业,博士学位。现任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副所长、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长期从事海洋渔业资源调查评估、渔业生物学、渔业资源养护技术、远洋渔业资源探捕调查以及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等方面的应用基础和公益性研究,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资源保护与利用”领域首席科学家,博士生导师。担任北太平洋海洋科学组织(PICES)渔业委员会副主席、农业部濒危水生野生动植物种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水产学会渔业资源环境分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先后主持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包括2项973计划课题、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2项面上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等40余项。
一、在渔业资源调查评估、资源养护研究方面成绩突出,为我国近海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利用及渔业管理与维权做出重要贡献。
对近海渔业资源种类组成、数量分布、生物学特征以及资源动态和生态环境进行了长期监测和研究,取得重要成果,为我国近海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与利用、相关渔业政策制定、水域划界及渔业维权提供了科学依据;在黄渤海区规范了增殖放流投入产出比的计算方法,并对主要放流品种的效果进行了科学评价;在国内首次以黄海鳀鱼为代表种对我国实行新《渔业法》规定的限额捕捞提出具体管理建议和工作程序,从而启动了我国海洋渔业实行限额捕捞管理的研究工作;参与编写《中国水生生物养护行动纲要》(2006年由国务院批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等,为我国近海开展渔业资源养护、近海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渔业资源种质资源保存设计了发展方向。曾长期担任“中韩海洋生物资源专家组”组长和代表团团长,每年负责与韩国专家就黄海渔业协定水域渔业资源的有关问题进行谈判,为维护我国海洋捕捞渔民的利益和渔村的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
二、在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研究方面取得多项创新成果,为我国该领域研究水平居世界先进行列做出了显著成绩。
是我国最早参与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研究的科研人员之一。对黄渤海渔业生物群落结构和优势种交替规律以及渔业生物多样性的变化、单种类食性的时空变化、多种类食物竞争、食物网结构以及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较全面探讨了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近海渔业资源的影响。在国内首次定量研究了黄海主要鱼类的捕食量,构建了渤海、黄海以及长江口水域高营养层次食物网关系模型和食物网营养通道模型;在国际上首次对黄东海生态系统高营养层次进行了科学生态划区,为实行生态系统水平的渔业管理提供了理论基础。担任全球环境基金会(GEF)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国际黄海大海洋生态系项目中国-韩国区域渔业工作组主席。首次规范了中韩两国渔业资源调查评估方法。
三、积极推动我国远洋渔业拓展,产生显著社会经济效益。
带领团队首次对我国台湾东部水域渔业资源及其栖息环境进行了专业调查,对东南太平洋竹筴鱼和东太平洋金枪鱼资源进行了探察研究。在九十年代后期提出将东南太平洋竹荚鱼作为我国大型拖网加工船后备渔场,是国内最早提出该建议人之一,目前该渔场已经成为我国最主要的大洋性渔业。也是国内最早提出开展南极磷虾远洋渔业资源探捕建议人之一,目前国内大型拖网加工船已经远赴南极水域进行探捕。为拓展我国远洋渔业做出较大贡献。
出版英文专著1部、中文专著2部、参编10余部;发表论文180余篇;获省部级以上奖励7项,其中“黄海渔业资源长期变化与评价技术”获2011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另有两项成果分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8)、三等奖(5),两项成果获海洋创新成果奖二等奖(2,4)等。他重视团队建设,关心青年人才成长,培养博士后3人、博士生8人、硕士生13人。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全国海洋科技先进工作者等多项国家、省部级荣誉称号。
金显仕长期从事海洋渔业资源保护与利用以及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等方面的应用基础和公益性研究,为我国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与利用、渔业管理及维权做出突出贡献。先后主持了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包括973计划课题2项、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等40余项。出版中英文专著3部、参编10余部;发表论文180余篇;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国家科技进步二等(8)、三等奖(5)、海洋创新成果奖二等奖两次(2,4)等省部级以上奖励7项。
薛长湖
薛长湖,男,籍贯江苏兴化,汉族,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品加工与贮藏专业,博士学位。现任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一、具有良好的精神风貌
薛长湖教授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思想积极要求进步,热心于党的教育事业,满腔热诚地投入到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活动中。关心国家大事、关注国内外热点问题。在国际学术交流中维护国家利益。
二、突出的工作业绩
薛长湖是我国自主培养的第一位农学水产博士,1990年获得博士学位后留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海洋水产品加工、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及海洋功能食品研究与开发。他始终以推动我国海洋水产品加工产业技术进步、提升我国水产品加工和贮藏工程学科的国际影响力为己任。
在20多年的科学研究中,薛长湖及他所领导的研究团队主持了40余项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及10余项横向课题,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0项,863计划课题6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4项。在上述科技计划的资助下,团队共发表学术论文35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7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0余件;获得发明专利授权20件;鉴定省级技术成果8项。在大宗海洋水产资源精深加工、海洋水产品糖类及脂质等功效成分的高效制备与构效关系研究方面取得了大量理论和技术成果,初步形成了我国大宗海洋水产品资源高效利用的技术体系。
“十一五”期间,薛长湖作为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写了科技部“863”计划“海洋水产品加工新技术与设备”及科技支撑计划“海洋食品精深加工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两个项目的可行性论证报告。两个项目已由科技部组织实施,并通过验收。为我国海洋水产品加工产业技术进步提供了重要支撑。
薛长湖把培养高层次海洋水产品加工专业技术人才作为工作重点。不仅承担了本科生、硕士生及博士生的课程,还指导了大量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截止2011年,已培养博士研究生29人、硕士研究生40余人,他们大部分已成为我国水产品科研和加工领域的骨干。
三、具有良好的声誉和较高的社会影响力
在完成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同时,薛长湖教授还担任中国水产学会理事、中国水产学会水产品加工与综合利用分会主任委员、中国水产品流通与加工协会海参分会秘书长及山东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常务理事等社会职务。2009年,薛长湖作为大会主席,组织举办了第一届海洋食品精深加工与质量控制技术国际研讨会,进一步提升了我国水产品加工和贮藏工程学科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他在水产品加工领域享有良好声誉和较高的社会影响力。
四、获得的重要奖励和荣誉
基于薛长湖科学技术成果取得的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就,他先后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7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2010,第一位)、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2009,第一位),中国水产学会范蠡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2009年,第一位)。
薛长湖2003年获“中国水产学会全国优秀水产科技工作者”称号,2004年入选教育部首批“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6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聘为水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学科“泰山学者”岗位特聘教授,并于2010年获得第二期“泰山学者”连任;2011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2012年获得“山东省先进工作者”及“青岛市劳动模范”称号。
薛长湖在大宗海洋水产资源精深加工、海洋水产品糖类及脂质等功效成分的高效制备与构效关系研究方面取得理论和技术成果,初步形成了我国大宗海洋水产品资源高效利用的技术体系。
发表学术论文350余篇,SCI/EI收录论文7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授权20件,已培养博士29人、硕士40余人。
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7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被聘为山东省“泰山学者”岗位特聘教授。